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 台北市南京西路5-1號12樓之1 02-2567-5690

心理治療不神祕


文/黃雅芬醫師 2011/08/05


最近和一些家長接觸,從他們的言談中意外發現仍有不少人對心理治療的印象還停留在電影中的”精神分析”場景:個案躺在沙發上,治療師坐在背後傾聽。現代的心理治療,主要是採取個案(案主)與治療師(諮商師)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像電影中那樣經典又神秘的精神分析,現在反而已經比較少見。


在兒童心理治療中,為了配合孩子的發展特性(情緒表達與認知程度較不成熟),治療師可能會選擇比較多元的方式來進行。除了傳統的對話方式,治療師也常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加入遊戲、競賽、繪畫、音樂、舞蹈等可幫助孩子表達和宣洩情緒的不同形式。


家長有時候會覺得,治療師和孩子所進行的內容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特別,「不就只是玩一玩而已,會有什麼好處?」。然而,治療師在過程中所做的每件事、所說的每句話,其實都是經過了仔細思考之後所做的設計,希望能達到特定的治療效果。如果家長想了解治療過程中某些動作所代表的意義,治療師應該都會不吝分享,畢竟若能藉由家長將治療的力量延伸到生活中,對孩子也是件好事。